石鲽

体无鳞的冷温性底层海水鱼类
石鲽(学名:Kareius bicoloratus),又名石江、石板、石夹等,为辐鳍鱼纲鲽形目石鲽属的鱼类。石鲽为冷温带底层海鱼,主要分布于温带寒带地区,栖息深度可达150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太平洋,从日本到库页岛、千岛群岛朝鲜半岛、中国北部和台湾等地。石鲽肉质近似刺黄盖鲽,具有耐贮藏的特点。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山东[1]
石鲽

形态特征

体长椭圆形,背、腹缘凸度相似,很侧扁。尾柄长与高相似。头高大于头长,背缘在上眼前缘上方有一凹刻。吻钝,等于或微长于眼径。两眼位头右侧,下眼位较前。眼间隔窄,中央微凸;大鱼有祖骨质突起,前端延向两眼前缘。前鼻孔有管状皮突起,后鼻孔较大;右鼻孔位眼间隔前端吻右侧;左鼻孔约位上眼前缘中央头左侧。口前位,稍斜小。两颌左侧略长,右上颌约达下眼瞳孔前缘下方。口闭时下颌微突出。有一下颏突起。舌短、窄圆、游离。前鳃盖骨后缘外露而不游离。鳃孔上端略过胸鳍基。鳃弓上肢鳃耙钝突起状;下肢鳃耙为张扁形,较鳃丝短。鳃峡后端距眼较距前鳃盖骨后缘近。[2]
体无鳞,小形鱼完全裸出,稍大鱼则有粗糙骨板出现,通常沿背鳍与臀鳍基底以及侧线排列为3纵行,头部及尾柄上下亦有小骨板;无眼侧完全裸出。侧线略呈直线状,有[niè]上枝。背鳍起点偏在无眼侧,约与上眼前缘相对。腹鳍略对称。尾鳍后缘圆形或截形。有眼侧褐色或灰褐色,或有小形暗色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