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香伴》,又名《美人香》,是清代戏曲家李渔于顺治八年(1651年)所作的供昆曲演唱的传奇剧本,收录在《笠翁十种曲》中,共三十六出。[3][4][5]作品取材于李渔的家庭生活。[1] 《怜香伴》中,监生员范介夫的妻子崔笺云新婚满月到庙里进香,偶遇乡绅小姐曹语花。两人竟然一见而互生倾慕,崔笺云慕曹语花的体香,曹语花怜崔笺云的诗才, 因此两人在神佛前互定终身。[6]二人历尽磨难,最终得以知音相守。[7]后世昆曲名家们根据老剧本打造了“男旦版”“女伶版”“知音版”等不同版本的《怜香伴》。[8][9][10]
《怜香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描写女同性恋的传奇,[11]题材跳脱了男女窠臼,[12]跨越当时的思想,讲述了才女佳人的故事,丰富了中国古代戏曲作品的情感对象。[13]《怜香伴》刊刻出版后,获得戏曲界的一致好评。[1]2010年,名家联手打造的昆曲《怜香伴》首演于北京保利剧院舞台。[10]2016年,导演张鹏“观其复”系列昆曲作品《怜香伴》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上演。[8]
创作背景
顺治八年(1651年),李渔创作了第一部戏曲作品《怜香伴》。《怜香伴》又称《美人香》。李渔于顺治二年(1645年)春天纳妾曹氏,曾担心妻妾不和,闹出许多矛盾来。事实上,李渔创作这部作品时,妻子徐氏与妾曹氏已经跟随他五年多时间,虽然身处动荡之世,生活穷困,但妻妾关系融洽,家庭和睦。李渔为此写了七绝《贤内吟十首》称赞徐氏的行为,其二说:“尔见犹怜我亦怜,怜香天性有同然。一珠何幸擎双掌,覆去翻来自在圆。”《怜香伴》即取诗句为名,基本剧情亦以二女事一夫为线索展开。可以说,《怜香伴》取材于李渔的家庭生活,但李渔由此生发开去,使剧情曲曲折折,丰富多样,具 有强烈的故事性。[1]李渔又继承了明末以来的尚情思想,欣赏青年男女对情的执着,所以能以平和宽容的心态去描写同性恋情。[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