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州-抖音百科
卫州,古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北部,包括新乡、鹤壁等地。因地处春秋古卫国地,故得名卫州。治所长期在汲县(今河南省卫辉市),历代稍有变更。卫州在南北朝时期设立,隋朝大业年间,天下州改郡,改为汲郡。唐朝武德初,天下郡改州,复为卫州。贞观元年(627年),治所由卫县迁移至汲县。贞观十七年(643年),清淇县并入卫县,同年,黎阳县改属卫州。唐朝卫州下领五县:汲县、卫县、共城县、新乡县、黎阳县。北宋天圣四年(1026年),卫县隶安利军,熙宁三年(1070年),安利军废为县,属卫州。元朝中统元年(1260年),升为卫辉路,明朝时,为卫辉府。[1][2] 历史沿革
卫州是北周宣政元年(578)分相州汲郡置。治枋头城(今浚县西南)。隋大业初改为汲郡。唐武德初复为卫州。贞观元年(627)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天宝初又改为汲郡。乾元初复为卫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卫辉、辉县、浚县、淇县、滑县等市、县地。宋、金属河北西路。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以河患,移治共城县(今辉县市),二十八年复治汲县。贞祐三年(1215)移治胙城县(今河南延津县北胙城)。蒙古宪宗元年(1251)复治汲县。中统元年(1260)升为卫辉路。[2] 区域规划
唐辖境相当今河南新多市、汲县、辉县、浚县及淇县等地。金大定间曾移治共城(今辉县),贞佑间移治胙城(今延津北),蒙古时复旧。中统元年(1260 年)升为卫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