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发动机(Rotary Engine)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1]汪克尔发动机[2],是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Felix Wankel)在1957年发明,转子发动机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1]转子发动机主要由前后端盖、转子、输出轴、缸体等组成,具有与活塞式发动机类似的点火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3]工作循环与四冲程往复活塞发动机相同,包括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过程。[2] 早在1846年,人们就已经画出了转子发动机工作室的几何结构,最终菲加士·汪克尔博在1957年研制成功。[1]1967年,首款搭载转子发动机的马自达Cosmo Sport 110S跑车上市。[4] 转子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功重比高、运转平稳、噪音小、易于系列化等特点,广受航空、军事、汽车等领域的关注。[2]
历史沿革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