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鱼

生活在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鱼
老头鱼,生活在海底下500米的深处的近海底层肉食性鱼类,属硬骨鱼类鮟鱇目鮟鱇科。大多数分布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我国沿海、北冰洋也有一些分布。老头鱼学名鮟鱇鱼,俗名蛤蟆鱼、灯笼鱼、琵琶鱼、结巴鱼、丑婆、海鬼鱼等。[1]
老头鱼外形丑陋,它的头部硕大,宽阔平扁,整个身体呈现短圆锥形。其躯干部相对较短,嘴巴宽大,下颌部分突出,两颌上生长着大小各异的尖锐犬牙,这些犬牙可以灵活地向内倒伏。头部的周边环绕着发达的皮质触手状突起,双眼则位于头背上,整个身体柔软且没有鳞片。[1]安康鱼的运动器官不发达,因此在游动时有一定的困难,只能贴着海底爬行。安康鱼拥有一项令人惊叹的特殊技能——钓鱼。这一技能的实现得益于它背鳍的第一鳍荆,经过演变,这根鳍荆变成了安康鱼的钓竿。在钓竿的顶端,有一个肉质的小球,这个小球便是安康鱼用来吸引小鱼的诱饵。[2]
老头鱼是一种备受推崇的高级鱼种。特别受日本人的青睐,在江户时代更是被列为五大珍味之一。同样,在我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等地,也有着食用老头鱼的传统。老头鱼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同时还含有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这使得它的营养价值极高。不仅如此,老头鱼的鱼肚鱼籽也都是高营养的食品。它的皮可以用来制作胶,肝则可以提取出鱼肝油,而鱼骨则是加工明骨鱼粉的原料。[3]

形态特征

长相呲牙咧嘴,眼睛朝天;身体粗壮而尾巴短小,口大如盆;鮟鱇的皮肤凹凸不平,棘刺四射;全身楞楞角角,异常粗糙。有人把它叫做“海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