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言集》是一部由宋代学者刘安世编纂的作品,共十三卷。刘安世,字器之,大名人,曾师从司马光。他在哲宗时期被推荐担任秘书省正字,并因吕公著的推荐升任右正言,后晋升为左谏议大夫。[1]
人物经历
刘安世在哲宗初期,通过司马光的推荐,被任命为秘书省正字。随后,他又因为吕公著的举荐,被提升为右正言,并最终成为左谏议大夫。然而,在绍圣初年,他遭受了政治上的挫折,先是被降职为南安军知府,后来又被贬谪为新州别驾,安置于英州。随着徽宗即位,他的境遇有所改善,被调往衡州任职。不久之后,他被授予濮州团练副使的职务,并在鼎州居住。晚年,他得以恢复直龙图阁的身份,直至去世。他的生平事迹详细记载于《宋史》本传之中。[2]
文学贡献
刘安世原本有一部名为《尽言集》的文集,共计二十卷,但目前尚未发现流传至今的手稿。现存的这部《尽言集》收录了他的众多奏折,据推测是由他人整理而成。该书的前言中有隆庆年间石星和张应福的序言,他们提到是在西亭王孙家中获得了一份抄本。西亭指的是朱睦。石星在序言中提到该书共有三卷,但实际上现存版本为十三卷,这可能是因为校对过程中遗漏了一个数字。不过,《永乐大典》中所引用的内容与现有版本一致,因此可以确认其真实性。历史评价刘安世为人忠孝正直,性格刚毅,敢于直言不讳,甚至被称为“殿上虎”。他的著作《尽言集》中记录了许多事件,这些内容并未出现在官方史书中,对于研究当时的政策具有重要价值。[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