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羊-抖音百科
铜羊是一种原生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山羊品种。其地理范围大致位于北纬30°06′-31°43′,东经102°30′-104°53′,地形特点为自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介于471-1500米之间。铜羊的分布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而有所变化,现主要集中于成都市牧马山地区及龙泉山一带等地。[1] 形态特征
铜羊的被毛呈现棕黄色,光泽明亮,属于短毛类型。单根纤维的颜色可分为三个阶段,顶端为黑色,中部为棕黄色,底部为黑灰色。这种色彩组合使得整片被毛呈现出棕色带有黑色斑驳的效果,因此又称麻羊。腹部的毛色通常较浅,单根纤维呈黄色。冬季生长的绒毛会在春季逐渐脱落。体表上可见两条异色毛带,一条沿着颈脊、背线延伸至尾根,另一条从肩胛骨经前臂至蹄冠,两者在髻甲部交汇形成明显的十字架形状。此外,面部也有异色毛带,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形成类似画眉鸟的图案。公羊的黑色毛带较宽,随着年龄增长,颈部、肩部、前胸乃至体侧和四肢逐渐被粗长的黑色毛所覆盖。母羊黑色毛带较窄,一部分羊肩部黑色毛带不明显。铜羊的头部中等大小,耳朵侧伸,额头宽且略微突出,鼻子平坦,嘴巴整齐且薄。颈部长度适中,头颈和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宽平,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呈黑色。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形,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乳房发育良好,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温江两地铜羊体格较大,成年公、母羊体高分别为65.5和60.7厘米。汶川县铜羊体格较小,成年公、母羊体高分别为58.3和51.9厘米,周岁公、母羊体高相当成年公、母羊的83.2-91.0%。成都、温江两地公、母羔初生体重平均为1.8和1.8公斤,双月断奶体重平均为10.0和10.1公斤。周岁羊体重:公羊平均为26.8公斤,母羊平均为23.1公斤。成年公羊平均为43.0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为32.6公斤。汶川县公、母羔初生体重稍大,公羔平均为1.99公斤,母羔平均为1.95公斤,以后各年龄体重均小于成都、温江两地的铜羊。双月断奶重公、母羔分别为6.2和5.6公斤。周岁羊平均18.3公斤,周岁母羊平均16.8公斤,成年公羊平均37.1公斤,成年母羊平均24.6公斤。铜羊的生长发育由于产地不同而不同,成都、温江两地双月公、母羔日增重分别为136和137克。而汶川县只有71和61克。从二月龄到周岁的日增重,成都、温江两地分别为56和44克,而汶川县只有40和37克。成都、温江两地的周岁公、母羊体重,分别为成年公、母羊体重的62.3%、70.9%,而汶川县的仅为49.3%和68.2%。[2] 分布范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