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基因泰克公司

美国历史最久的生物技术公司
基因泰克是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由风险投资家Robert A. Swanson生物化学家Herbert Boyer博士于1976年创立,被认为是生物技术行业的创始者。Boyer博士是DNA重组技术的先驱者,他和同事Stanley Cohen于1973年使用限制酶从DNA分子剪下需要的片段连接到质粒上,为基因泰克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公司于1977年制造出荷尔蒙生长抑制素,1978年合成了人类胰岛素。截至2019年2月,基因泰克拥有超过13,697名员工。2009年3月,瑞士罗氏制药集团以约468亿美元全额收购了基因泰克。基因泰克现在作为罗氏的子公司运营,其研究和早期开发部门作为罗氏内部的独立中心运营。基因泰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家生物技术公司。

公司规模

基因技术(Genentech)公司是美国历史最久的生物技术公司,也是目前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安进的世界第二大生物技术公司。
1976年4月7日,科莱勒·帕金斯(KleinerPerkins)公司(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的合伙人、27岁的罗伯特·斯万森与加州大学的生化学家、DNA重组领域的奠基人、1976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赫伯·玻伊尔(HerbertBoyer)教授创建了基因泰克。公司最初的启动资金是斯万森的私人积蓄2.6万美元。斯万森从科莱勒·帕金斯公司争取了10万美元作为公司研究开发启动经费,作为回报,科莱勒·帕金斯公司将持有基因泰克25%的股份。9个月以后,另一家风险资本公司向基因泰克投资85万美元,持股25%。与上一次注资相比,每股价格从12.5美分上涨到78美分,公司股价上涨至337万美元。此时基因泰克的产品还在试验之中,人们对它能否取得成功普遍持怀疑态度。7个月之后,幸运之神终于降临到基因泰克身上,他们成功合成了一种脑激素——生长激素抑制素(Somatostostatin)。这一重大突破使学术界和企业界对基因泰克刮目相看,同时也吸引了风险资本的眼球,这时候轮到基因泰克选择风险资本公司了。经过多次谈判和严格筛选,1978年5月,基因泰克第三次接受风险资本投资,投资额为95万美元,但是这家风险资本公司只得到了8.6%的股份。基因泰克的市值在短短两年时间内从40万美元上升至1100万美元,风险资本造就了奇迹。有了钱,基因泰克的研发工作捷报频传。1978年下半年,胰岛素克隆成功,1979年,生长激素克隆成功。多项研究成果正由研究开发阶段转向审批阶段并准备投入生产,令投资者看到了曙光。与此同时,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再上台阶,1979年9月公司进行改组,1980年10月14日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并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时,基因泰克只有4年的发展时间,主要产品尚在酝酿之中,公司的总收入只有900万美元;税前利润仅为30万美元,总资产为500万美元。虽然公司的业绩并不突出,但是公众普遍看好基因泰克的发展前景,股票在上市后的第一个小时,股价就从35美元上涨到88美元,当日收市价为71.25美元,这样的上升速度在美国股票市场历史上都是少见的。在发行上市中,基因泰克以12%的股份筹集了3600万美元,并将其投入到新药的生产开发中,公司的业绩由此不断增长。到1988年,公司的总收入达到3.4亿美元,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达到6.7亿美元和4.0亿美元。在这种情况下,基因泰克决定进入规模和影响更大的纽约证券交易所,结束它在风险资本市场的整个运作过程。

公司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