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四氟[fú]乙烯(英文全称:Polytetrafluoroethylene,英文缩写:Teflon、PTFE、F4,中文别称:特氟龙)[3][4],俗称“塑料王”,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2F4)n。[5][3] 聚四氟乙烯由罗伊·普朗克特于1936年研究氟利昂的代用品时偶然发现,早期用于原子弹、炮弹等的防熔密封垫圈,194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6]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40多年里,聚四氟乙烯被用来解决一些关键的技术问题。[7]聚四氟乙烯外观呈白色粉状或粒状半透明结晶,不溶于强酸、强碱以及有机溶剂。其表面张力极小,不会粘附任何物质,拥有良好的非粘着性与绝缘性。[2]另外,聚四氟乙烯还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除熔融金属钠和液氟外,能耐其他一切化学药品,包括强酸、强碱、王水、强氧化剂的腐蚀。[2]聚四氟乙烯适宜用于既要耐高温又要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介电性能的场合,主要用于电子技术、航空、化学工业、冷藏工业、机械工业、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等方面。[8] 历史沿革
氟树脂之父罗伊·普朗克特1936年在美国杜邦公司开始研究氟利昂的代用品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白色粉末,即聚四氟乙烯。早期用于原子弹、炮弹等的防熔密封垫圈,1948年实现工业化生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