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是中国台湾歌手胡德夫于2005年4月发行的首张个人音乐专辑,由郑捷任、王继三担任制作人,叁拾柒度制作有限公司出版。专辑在胡德夫早年就读的淡江中学的小教堂里录制,伴奏乐器是一架20世纪60年代的老钢琴。专辑收录了胡 德夫自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陆续唱过的12首歌曲,风格为民谣。[1][2][3] 《匆匆》获得台湾流行音乐百佳专辑(1993年至2005年)第2名,并在2006年入围第17届台湾金曲奖的作曲、作词和男演唱人奖等六项提名,其中的歌曲《太平洋的风》获得了“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词人”两项大奖。[1][4][5]
创作背景
《匆匆》收录了胡德夫自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陆续唱过的12首歌。专辑并非在专业的录音棚里完成,而是在胡德夫早年就读的淡江中学的小教堂里录制的,唯一的伴奏乐器是20世纪60年代的那架断了两根弦的老钢琴。1970年代,在李双泽的鼓励下,胡德夫尝试创作,将藏于心底的乡愁和盘托出,《大武山美丽的妈妈》《牛背上的孩子》等歌曲应运而生。1977年9月,李双泽去世,胡德夫和好友杨祖珺连夜录下《美丽岛》这首歌曲,在李双泽的告别式上播放。他创作歌曲《飞鱼·云豹·台北盆地》,将兰屿的反核运动、屏东反玛家水库运动及1999年9月21大地震三个事件联结了起来。1984年海山煤矿爆炸,亲身参与救援的胡德夫看到死去的矿工多为少数民族同胞,受了很大刺激,他创作了歌曲《为什么》,以此质问政府和主流社会对少数民族的压迫[6]。 专辑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