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伯昂

陈伯昂
陈伯昂原名陈庆明(1880—1964年),新乡延津县北关人。他幼年家贫,聪颖过人,12岁已读完《四书》《五经》《左传》,能诗善文。1898年入开封普育堂义塾学习,二年后参加科举考试,先入县学,后补为[lǐn]生(科举的后备生)。

正文

1 905年考入河南武备学堂,次年与部分同学应选赴日留学。先在日本振武学堂学陆军,亏转士官学校测绘科,学大地测量。当陈伯昂一行抵日时,适逢孙中山正在日本。孙派人到码头迎接,后又亲切接见。陈当年加入了同盟会。入会后,与同学曾召文、杜潜等在日建立了同盟会河南支部,并创办了刊物《河青》。陈伯昂任编辑,并以“太憨”为笔名在刊物上发表了《论二十世纪之黄河》与《创办小轮船通告书》等文章。由于思想激:兰.该刊发行l0期被日警方查封。
191 1年4月,陈伯昂回国参加举世闻名的的广州起义,不至失败。lo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陈伯昂等留曰学生奉命赴上海攻打制造局(高昌庙兵工厂)获得成功。为稳定局势,陈伯昂参加了组织都督府和编练沪军北伐军工作,先在都督府军政处{职,后到北伐军任参谋。
武昌起义后,袁世凯北洋大军南下,妄图反攻武汉。为阻扰袁军南下,孙中山命陈伯昂北上联络反清组织“在园会”,欲,以l0万会员破坏京汉线的黄河铁桥及其它桥涵,并组织小股部队扰乱袁军后路。后因议和告成未实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