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属

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下的一属
穿山甲属(学名:Manis),哺乳纲鳞甲目穿山甲科下的一属,共有4个物种。[1]生活在亚洲的4个穿山甲属物种是:中华穿山甲马来穿山甲印度穿山甲菲律宾穿山甲[2]
中华穿山甲的栖息地华南地区为主。成熟的中华穿山甲一般体长约35-58cm,尾长约20-40cm,身上排列着15-18排重叠的瓦状角质鳞片,鳞片之中还伴随着毛发。它们视觉较差嗅觉灵敏,移动较缓慢,以非攻击性行为而闻名。它们的食谱狭窄且专一,主要吃白蚁和蚂蚁,每天可以消耗约140到400g。雌性中华穿山甲通常在每年秋季至次年春季产仔,每次只生1个后代。[2]
印度穿山甲也被称为厚尾穿山甲,发现于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印度穿山甲有着更为厚实的尾巴,有着更大的褐色鳞片,身形也比其他穿山甲属动物更大,头身长 84–122 cm ,尾巴长 33–47 cm。[2]
马来穿山甲广泛分布在东南亚,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越南老挝柬埔寨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在中国云南的少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它们尾长35-56厘米,体重最大可达10公斤。马来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通常每年产1胎,每胎1仔,怀孕期为6个月,哺乳期约为4个月。[2]
菲律宾穿山甲仅生活在菲律宾巴拉望省,与马来穿山甲关系密切,但体尾比、鳞片和头部都较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