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大迁徙

民族大迁徙
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西欧民族为主的诸外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西欧诸民族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西欧民族不得不向外地迁徙。古典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西欧民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人对西欧民族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背景

民族大迁徙(Tribes,great migrations)是指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西欧民族为主的诸外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另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大规模迁徙美洲,欧洲人迁徙美国也可被称为近代的民族大迁徙。

经过

376年春,西欧民族的另一支西哥特人遭到匈人袭击,他们得到罗马皇帝的恩准,以“同盟者”身份,渡过多瑙河,移居巴尔干半岛北部的色雷斯,是为民族大迁徙的开始。次年,西哥特人因不堪罗马官吏的压迫,起义反抗。378年8月,亚得里亚堡一战,匈人联合西哥特人使罗马军队惨败,皇帝瓦林斯阵亡。继位的狄奥多西一世被迫让步,准许西哥特人定居巴尔干半岛。39 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罗马帝国分裂;西哥特人在阿拉里克(395~410在位)统率下重起反抗,南下希腊,西进意大利。410年8月24日晚联合匈人攻陷罗马。为了占领罗马帝国的粮仓西西里北非,阿拉里克于27日离开罗马南下,不久中途死去。西哥特人和匈奴人遂回师北上,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占高卢西南部。418年以图鲁斯为中心建立西哥特王国。继西哥特人之后涌入罗马帝国的是西欧民族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非西欧民族的匈人和阿兰人。406年底,他们在美因茨越过莱茵河,经高卢,于409年秋进入西班牙。西哥特人侵入西班牙后,苏维汇人被迫退居伊比利亚半岛西北角,建立苏维汇王国;汪达尔人和阿兰人则由盖塞里克(428~477在位)率领,联合部分匈人于429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北非439年攻陷迦太基,建立汪达尔 -阿兰王国。随后,汪达尔人又征服西西里西部、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利群岛。455年,攻陷罗马城,大肆焚掠,全城文物毁坏[dài]尽。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