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行功

唐高宗时期吏部郎中
崔行功(?~674年),唐代恒州井陉(今河北)人,后迁居鹿泉。崔行功属博陵崔氏的博陵大房。曾祖北齐巨鹿太守崔伯让,伯让法家由博陵(今定县)迁移井陉。祖父为北齐官宦崔谦之。

人物简介

崔行功自幼聪颖好学,中书郎唐俭喜欢他的文学才能,遂将女儿嫁给他。行功跟随唐俭前后征讨,军中所有檄文、奏章都出自行功之手。唐高宗时,累转吏部郎中。历任通事舍人、司文郎中、秘书少监。贞观初年,因文采出众得到唐太宗重视,参予魏徵主持的《四部群书》编[zuǎn]工作。贞观十五年(641)参予《文思博要》撰修。贞观二十年(646)至二十二年(648)被召入史馆,参加编撰《晋书》。后因唐俭“款兵误国”获罪受株连,被贬为游安令,寻征为司文郎中。由于《四部群书》历时数年,尚未编定,又受命至国家图书馆检理四部群书,他专门负责集部图书的整理,职迁兰台侍郎(同秘书少监职)。咸享中,仍复旧职,改任秘书少监。乾封元年(666),他与李怀俨赵仁本等人,相次充使检校整理皇室藏书,又置学士校理之。上元元年(公元674年)逝世。
他除参与四部群书、《晋书》的校理、编写工作外,还与人合作撰写了《文思博要》十二卷。行功博学多识,一生留下不少著作:《崔行功集》60卷;医学著作《崔氏纂要方》十卷、《千金秘要备极方》一卷,已佚。

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