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质

北宋时期的宰相
范质(911年—964年),字文素,大名宗城(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人,是五代后周时期至北宋初年的宰相,其父范守遇,曾任郑州防御判官。范质曾历任后唐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封丘令等职,后晋监察御史、翰林学士等职,后周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宰相及北宋宰相、太子太傅等诸多重要官职。[1][2][3]
范质出生于官宦家庭,自幼好学,后唐长兴四年(933年)考中进士,先后担任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封丘令等职。后晋天福年间,受到宰相桑维翰器重,被封为监察御史,并跟随桑维翰在多地任从事。后周时期,郭威起兵时京城纷乱,范质藏匿后被郭威找到,郭威欣赏他,让其起草太后诰命等。广顺初年(951年),范质加拜中书侍郎等职,随郭威征伐高平后加官司徒、弘文馆大学士柴荣在位时他深受信任,随征淮南起草诏令,还泣谏阻止柴荣攻打扬州,为窦仪求情。显德六年(959年),柴荣病危将孤儿托付给他,他被封萧国公。北宋时,陈桥兵变后范质等拥立赵匡胤,赵匡胤敬重他仍任其为相,宋初加官兼侍中。乾德元年(963年),他任大礼使审定《南郊行礼图》,并受嘉奖封鲁国公乾德二年正月罢相为太子太傅,同年九月去世,终年五十四岁。他临终告诫儿子不请谥号、不刻碑。赵匡胤追赠中书令,赐绢粟麦办丧。范质生平以律学著称,修订《刑统》,还著有《五代通录》《范鲁公集》等作品。[1][2][3][4]

人物生平

步入仕途

范质的父亲范守遇,任郑州防御判官。范质出生那天傍晚,他的母亲梦见神仙授给她一支五色笔。范质自幼聪明好学,九岁能诗文,十三岁攻读诗经,十四岁开始招生收徒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