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应

原子核与各种粒子间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变化
核反应(英文:nuclear reaction[1]),即原子核的“化学反应”[7],是原子核与原子核,或者原子核与各种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变化。[8]一般情况下,核反应是由以一定能量的入射粒子轰击靶核的方式出现;入射粒子可以是质子、中子、光子、电子、各种介子以及原子核等。[7]核反应通常分为四类:衰变、粒子轰击、裂变和聚变。[8]在核反应中,质量,能量,动量角动量宇称保持守恒。[2]
1919年英国的E·卢瑟福首次实现了人工核反应。[2]1934年,居里夫妇第一次实现了产生人工放射性核素的核反应。[5]1942年,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一号堆,从此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9]
核反应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重要自然现象,是恒星的能量来源。[10]核反应是产生不稳定核的最重要手段。[7]研究核反应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获取核能。[8]

简史

理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