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开沅

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
章开[yuán](1926年7月8日-2021年5月28日),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中国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曾任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荣誉资深教授、名誉所长,以及华中师范大学池田大作研究所名誉所长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3]
章开沅少年时代热爱文学,曾加入青年远征军,抗战结束后被分到金陵大学[b]历史系,自此与历史学结缘[6]。1948年末,章开沅进入中原解放区,参加中原大学[a]政治研究室工作并兼读在职研究生。1948年11月,章开沅随中原大学南下武汉。1951年,章开沅任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并在1980年[zhuó]升为教授。1981年,章开沅成为全国高校首批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之一,转历史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教员、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章开沅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84至1990年,章开沅任华中师范大学校长。1983年至1990年,章开沅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第一、二届评议组成员[3]。章开沅曾先后四次请辞“资深教授”头衔,并于2014年4月成为中国社科界辞去“资深教授”头衔第一人[1]。2018年12月,章开沅获“第七届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21年5月28日,章开沅在武汉逝世,享年95岁[6]
章开沅是中国近代史学的领军人物[1],在辛亥革命史、中国资产阶级及中国商会史、近代化道路比较研究、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研究及中国教会大学史等领域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3],推动中国史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建设[6],其论著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开拓者的足迹——张[jiǎn]传稿》《从耶鲁到东京——为南京大屠杀取证》《传播与植根——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论集》等[4]。章开沅曾应邀访问东西方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受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及近代史研究所等学术机构的研究教授或客座教授,曾被田纳西州长授予荣誉公民证书[3]

人物生平

章开沅,祖籍浙江省吴兴县,1926年生于安徽芜湖。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美国奥古斯坦那学院(Augustana College)荣誉法学博士、日本创价大学与关西大学名誉博士。早年就读于金陵大学,后长期执教华中师范大学,是中国辛亥革命史研究会、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现改名为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和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中心的创办人和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