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柔则(1662年~1722年),清代女诗人,字顺成,又字道珠,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柴静仪的长子沈用济之妻,蕉园诗社五子之一。[1][2] 朱柔则工诗善画,尝作画卷,系以诗,著有《绣帙余吟》《嗣音轩诗抄》等。[1][2]
人物生平
朱柔则工绘事,其夫沈用济(字方舟),游京师,为红兰主人客而未归,朱氏遥寄自作《故乡山水图》,并题诗于上:“柳下柴门傍水隈[wēi],夭桃树树又花开,应怜夫婿无归信,翻画家山远寄来”。其夫读罢为之感动,即回到家中,一时传为佳话。 沈用济有妾名顾春山,柔则“不妒而慈”。一年腊月,柔则约春山河渚观赏梅花,并题《河渚观梅约顾女春山》诗:“相期河渚玩春华,一棹迎风路未赊。楼外有梅三百树,美人不到不开花”。此诗“使春山身价顿增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