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坎区

广东省湛江市市辖区
赤坎区是广东省湛江市辖区,也是湛江市的政治、文化、商务中心,位于湛江市区东北部,东与坡头区隔海相望,南与霞山区紧密相连,西与麻章区界铁路相接,北与遂溪县黄略镇相邻,总面积7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8.97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4.59千米。截至2023年4月10日,赤坎区下辖8个街道,户籍人口26.81万人,常住人口40.01万人。[2][3][4]
赤坎区在雷州半岛东北端,地处西山、鸡岭、新坡丘陵地区与沙湾、麻斜海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平均海拔12米;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缘,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热同季,气候温和。赤坎区,古称赤坎港,又称赤坎埠,始形成于宋,素有“南国古商埠”之美誉,历经宋、元、明、清、民国,逐渐演变为如今的湛江市赤坎区,建埠史至今已将近千年。[2][4]
赤坎区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先进制造业、现代商贸业为“两大支撑”,发展科创产业、文旅产业、健康产业、金融产业。2022年,区内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2.48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43.1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5.27亿元,完成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429.01亿元,总额连续四年高居湛江市第一,排名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区第三(仅次于广西南宁市青秀区兴宁区);来源赤坎的财政总收入51.5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7亿元。[2][5]
赤坎区具有“城在海中、海在城中,城中有岛、岛立城中”的独特城市格局,是国家“版画之乡”;截至2023年4月10日,有60个不可移动文物点,其中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包括十大古商埠码头旧址、建设旅店等;还有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湛江木偶戏和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调顺网龙、文章湾村[]古龙等。此外,赤坎区曾获得“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县)”“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等荣誉称号。[2][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