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

红木科红木属的植物
红木(拉丁学名:Bixa orellana),别名胭脂木、[3]乌鲁库,[4]是红木科红木属的植物。其原产热带美洲,现分布于马来西亚、东印度群岛、东非、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广东省云南省、台湾省。[3][6]其栖息于气候温暖、潮湿、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壤的环境。[9]
红木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2-10米;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叶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圆锥花序顶生,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较大,倒卵形,外面密被红褐色鳞片,基部有腺体,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雄蕊多数,花药长圆形,黄色,顶孔开裂;子房上位,胚珠多数。蒴果近球形或卵形,密生栗褐色长刺,刺长1-2厘米。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7]其7月中旬~10月中旬盛花,次年2月中旬~3月初果实成熟。[4]红木的繁殖方式有种子繁殖、扦插繁殖。[8]
红木具有经济价值,可加工提取胭脂树红,用于食品、纺织品、木制品、化妆品等染色。[8]其还是重要的观赏植物。[10]红木的根皮、叶、果肉、种子可入药,具有退热、截疟、解毒的功效,主治发热、疟疾咽痛、黄疸、痢疾丹毒、毒蛇咬伤、疮疡[9]2018年,红木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保护等级为无危(LC)。[6]
另外,不同于本文的物种红木,红木还指一类木材的统称,是指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决明属树种的心材,其构造特征、密度和材色(大气中变深的材色)符合《红木》(GB/T 18107-2017)标准要求的木材,二者需要区分。[1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