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悬架

保证乘坐舒适性的重要部件
独立悬架(Individual wheel suspension),是车轮通过各自独立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1]
独立悬架是一种汽车悬架结构,每个车轮单独通过一套悬挂安装于车身或者车桥上,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架或者车身上。这种悬挂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悬挂质量较轻,缓冲与减震能力强,乘坐舒适,各项指标优于非独立式悬挂,但结构复杂,会使驱动桥、转向系变得复杂。[1]
采用独立悬架的车辆有两大类:轿车、客车及载人车辆,能明显提高乘坐舒适性,高速行驶时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越野车辆、军用车辆和矿山车辆,在坏路和无路情况下,可保证全部车轮与地面接触,提高汽车行驶稳定性和附着性,发挥汽车行驶速度。[1]
根据导向机构不同的结构特点,独立悬架可分为双横臂、单横臂、纵臂式、单斜臂、多杆式及滑柱(杆)连杆(摆臂)式等。目前采用较多的有以下三种形式:双横臂式(双叉式)独立悬架:上下两摆臂不等长,选择合适长度比例,可使车轮和主销的角度及轮距变化不大,广泛应用于轿车前轮。不等臂双横臂上臂比下臂短,有利于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汽车行驶平顺性和方向稳定性。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滑柱摆臂式或支柱式等):在轿车中采用较多,将减振器作为引导车轮跳动的滑柱,螺旋弹簧与其装于一体,内侧空间大,有利于发动机布置,降低车子重心。车轮上下运动时,主销轴线角度会变化,可通过调整杆系设计解决。斜置单臂式独立悬架:是单横臂和单纵臂独立悬架的折衷方案,摆臂绕与汽车纵轴线有一定交角的轴线摆动,选择合适交角可满足操纵稳定性要求,适于做后悬架。[1]
此外还有多杆式独立悬架,采用多根杆件承受和传递侧向力、垂直力及纵向力,具有良好操纵稳定性,可减小轮胎磨损。独立悬架优点包括可降低发动机及整车底板高度,允许车轮有较大跳动空间,弹簧设计较软,平顺性好,保证汽车行驶性能多样设计,簧载质量小,轮胎接地性好。但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维修不便的缺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