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塔,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石塔,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单层庭阁式石塔,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东北方4公里处,[1][a]素有“华夏第一塔”之称。[2] 四门塔呈正方形,四面各有一门,故称四门塔,四门内奉有佛像,[3]塔通高15.04米,塔身高6.6米,每边宽7.4米。[2][a]四门塔原属神通寺,该寺始建于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后来庙宇毁于清末大火,剩下四门塔等佛教遗址。[1]四门塔始建于隋大业7年(公元611年)。[3]1936年6月,梁思成与林徽因来四门塔测绘后将其写入《中国建筑史》。[4]1950年代初,四门塔面临倒塌,路大荒负责四门塔的抢救性维修保护。[5]1963年,四门塔文物保管所成立,负责文物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1973年,在对四门塔进行“加固塔基、维修塔顶”的过程中发现了安置在塔内的舍利函及舍利。[6]1997年3月,四门塔阿閦佛佛首被不法分子盗走,后由台湾法鼓山以圣严法师为代表的众位善士送还。[1]1999年初,四门塔被确定为历城区旅游“龙头”。2000年初,四门塔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成立。[7]201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了《四门塔、唐代台基等建筑维修保护方案》。同时,《四门塔保护规划》立项申请也被批准。[6] 四门塔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
名称由来
四门塔,是因为塔四面各有一门,门内各有一尊佛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