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会议-抖音百科
日本召开的东方会议有三次:即1921年5月原敬内阁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6月底至7月初田中义一首相召开的东方会议;1927年8月森恪在大连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关于各自的名称,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称谓,如在《大本营陆军部》一书的引用资料中,把森恪召开的大连会议称为第二次东方会议,而在秦孝仪主编的《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中称田中义一召开的东方会议为第二次东方会议。现在我们一般称,于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由田中义一召开的会议为东方会议。[1] 东方会议是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为制定侵略中国的总方针而召开的重要会议。在日本侵华史上,东方会议是一次决定“国策”的重要会议。《对华政策纲领》勾画出田中内阁企图攫取“满蒙”和武力侵华的“积极政策”的基本轮廓,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决定攫取整个东北,加快实现大陆政策。“满蒙特殊论”则成为后来日本侵略中国和亚洲的理论根据。东方会议预示着一系列重大的武力侵华行动即将展开。[2][3] 召开背景
20世纪20年代,日本面临严重内外危机。继1920年经济危机之后,1927年又爆发了金融危机,与此同时,国内工农运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反对日本侵略的斗争浪潮日益高涨。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帝国主义势力急于武装侵略中国,进而征服亚洲大陆。1927年4月17日,若槻礼次郎内阁下台,4月20日,政友会总裁田中义一受命组阁。田中义一上台后一洗币原的“软弱外交”,转而以强硬的姿态对外交往(特别是中国),并且田中义一本人担任外相。田中义一对中国实行的是以“强硬外交”为核心的“积极政策”,其“积极政策”的序幕就是出兵山东。在24日,陆相白川义则在内阁会议上提议出兵保护“侨民”,后在27日,田中内阁以“就地保护侨民”为借口出兵山东,且28日天皇裕仁认可。6月1日,日军在青岛登陆。田中义一本人是一个大陆扩张主义者,如今已经登上首相位置的田中决心大力推行其向中国东北扩张的一贯主张,因此在出兵山东的同时,他指示政务次官森恪着手准备一次有陆海军首脑、驻华使领、关东军司令官等参加的东方会议,准备在这次会议上,交流情况,统一认识,从而制定出不同于“币原外交”的对华“积极政策”。 召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