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西盐场

中国海盐生产企业联合区域
灌西盐场,地处连云港市“一体两翼”的南翼灌云县东北部的黄海之滨,东至灌河入海口,并以此得名,西沿黄海埒子口,南与江苏省五图河农场接壤,北濒黄海,紧邻燕尾港港口区、徐圩港区,324省道、海滨大道、建设中的226省道、规划中的沿海铁路从场境通过,场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隶属于江苏金桥盐化集团公司[1]
1997年开始,灌西盐场开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探索之路。2000年,灌西盐场在县国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分七期累计复垦土地3万余亩,并与县农开部门、江苏省农科院、沿海地区农科所等单位协作,成立盐场明威农业公司,设立“盐田快速高效垦植技术与模式” 创新课题。[3]2011年,灌西盐场开始大面积改良种植水稻,全程实行机械化作业。2019年部分田块实现平均亩产过千斤。[3]
灌西盐场曾创造了沿海重盐土开发种植水稻平均单产、最高单产和亩均效益三项最高纪录。[4]

历史沿革

1997年开始,灌西盐场开始了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探索之路。在这片盐滩上,盐场组织市、县农技人员对场区土壤条件进行调研论证,在此基础上,决定对路北工区1至4组滩后夹滩6200亩低产、低效盐田退盐转农,待引淡洗碱达标后,进行土壤改良,试种水稻。经过先期土壤改良后,先后试种棉花达到1670亩,收成近40万担,亩均效益是产盐的三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