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天波(约1618[a]-1661年),字星海[1],号玉液[2],祖籍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4],是黔宁昭靖王沐英的第十一世孙[b],明朝末代黔国公[c]。[3][8] 沐天波为人忠实,勇敢有力量,喜好练习武艺。[3]崇祯元年(1628年),因其父沐启元去世,袭爵黔国公[d],担任征南将军,镇守云南。[9][3][6]崇祯十七年(1644年),因张献忠攻入四川,沐天波派遣部将防守滇川边境。[8]次年平定土司[e]吾必奎之乱,后因土司沙定洲之乱逃往永昌(今云南保山)。顺治四年,因孙可望击败沙定洲占领云南,沐天波被迎回昆明。顺治十三年(1656年),李定国将永历帝朱由榔迎入云南,因沐天波世代功勋,成为百官之首。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军进入昆明,沐天波随朱由榔逃入缅甸。顺治十八年(1661年)七月,沐天波于咒水之难被缅甸兵所杀。[10]后清朝为赞赏沐天波忠心护主的行为,追谥其为“忠节”。[7] 清代学者邵廷采在《西南纪事》中认为,洪武朝的勋贵中,能够伴随明朝自始而终的家族,只有魏国公徐氏、黔国公沐氏及诚意伯刘氏等数家,但竭尽智慧与忠诚方面,以沐天波最出色。从他由永昌返回省城十余年,未对南明朝廷产生猜疑之心,能够与缅甸朝廷敷衍应付,担心永历帝的安危,以死尽忠无人能及。但是天道有盈亏,秦王、晋王、楚王、福王等人,积累财富超过千万,却遭受悲惨结局,十分愚蠢,沐氏能够延续三百年,死后仍以忠节著称,这才是盛德之福报。[10] 人物生平
年幼袭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