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广仁-抖音百科
周广仁(1928年12月17日-2022年3月7日),女,汉族,出生于德国汉诺威市,原籍浙江宁波,中国著名钢琴演奏奖、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原主任。[1][3] 周广仁的父亲周孝高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在德国汉诺威攻读博士学位,1933年,周广仁随完成学业的父亲回到中国,定居上海。1942年,正式进入丁善德创办的上海音乐馆,师从青年钢琴教师钱琪和丁善德进行专业钢琴训练。1947年10月,周广仁与上海租界工部局管弦乐队合作演奏了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K466)。1949年,周广仁担任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分院教席。1951年,周广仁随中国青年文工团先后访问了德国、匈牙利、波兰等国,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大规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并获得第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文艺比赛个人独奏三等奖等奖项,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4][6] 1955年5月至6月,周广仁在沈阳东北音专随波兰专家学习。1959年,周广仁正式调入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任副教授、主科教研室副主任。文革期间,为弥补当时学生教材短缺,她改编创作了10余首钢琴曲,如《舞剧〈白毛女〉序曲的引子》《乒乓歌》等。1978年4月,周广仁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个人钢琴独奏会。1980年8月至1981年2月,周广仁开始中国钢琴海外交流之旅,她接受美国斯诺基金会邀请,作为“斯诺衔教授”,赴密苏里州立大学音乐学院讲学。1983年,周广仁与北京钢琴厂共同创办星海钢琴学校,成为全中国第一所青少年钢琴学校。1991年10月,周广仁倡议主持的“全国音乐院校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其间共举行了3场大型专题论文报告会、1次自由演讲与3次小组讨论发言等。1996年至2005年,周广仁推动北京艺术学校音乐分校每年举办一次“全国钢琴师资培训班”,为中国青年钢琴教师打开了教学技巧训练和审美标准培养的窗口。[4][6] 截至2006年5月,周广仁个人共出任包括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莫斯科柴可夫斯基等国际钢琴比赛评委30余次。2014年初,周广仁在中国音乐家协会钢琴学会成立大会上,被推选为名誉会长,[4][6]她担任首任主编的中国第一本钢琴艺术理论研究性期刊《钢琴艺术》,也已成为中国音乐界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器乐专业期刊。[4]同时,她培养了大批钢琴人才,著名钢琴教育家但昭义、华裔作曲家梁雷等都曾跟随周广仁学习。[5]2022年3月7日,周广仁在北京逝世。[3] 周广仁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中央音乐学院杰出贡献奖、金钟奖终身成就奖等重要荣誉,她的个人经历也被收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的《世纪妇女名人录》。周广仁不仅是20世纪中国音乐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也是国际乐坛上最具影响和权威的中国钢琴演奏家、教育家、音乐活动家,被誉为“中国钢琴教育的灵魂”。[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