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二十二年,封其弟王子友于郑,是为郑桓公,最初的封地在今陕西省凤翔一带,后迁到今陕西省华县一带,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时的郑国已经迁到今河南新郑一带。 秦武公十一年(公元前687年),秦国在此设郑县,是全国最早设县的县份之一。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属内史。汉太初元年(前104年),属京兆尹(郡)。[2][3] 公元前770年,郑国东迁,灭虢[guó]、郐[kuài]等国,建都于洧[wěi]、溱二水交汇处(故城在今新郑一带);公元前375年,韩灭郑,置郑县。秦朝建立后,始称新郑。[4][3] 基本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