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忠可

甘忠可
甘忠可(?-约前22),西汉时期黄老道的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齐地,活动于汉成帝年间。他在汉成帝时期创作了《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共十二卷,提出汉朝气运已尽,应该接受新的天命。他的观点被认为是欺骗君主迷惑民众,最终因此入狱并在狱中去世。[1]

主要作品

甘忠可在汉成帝执政期间,撰写了中国道家历史上第一部宗教经典——《天官历·包元太平经》。这部作品分为十二卷,其中包含了大量儒家谶纬学说的内容,体现了儒道融合的趋势。书籍名称来源于《春秋·元命苞》中的描述:“元气之苞含,所以含精藏云,故触石而出,圣人一其德者循其彻,长生久视”。成书的方式采用了仙人“下凡”亲自传授的方法,正如《汉书·李寻传》中所述:“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2]

宗教贡献

尽管《包元太平经》已经失传,但从历史和其他道教著作中可以看出,甘忠可的主要贡献在于将传统的天人感应思想与道家思想结合起来,推动了道家走向宗教化的道路。他构建了一个黄老道的传授体系,包括天帝、真人和众生。他还赋予了神仙新的角色,使其不再只是在天地间游玩,而是能够对人类社会产生实际影响。此外,他提出的仙人下凡传授道书的模式对后世道教著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