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偲(1776年—1848年),爱新觉罗氏,清朝宗室,乾隆皇帝之孙,成哲亲王永瑆的第四子,生母侧福晋李佳氏,爱新觉罗·永璂的过继子。绵偲在清朝宗室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1]
绵偲出生前一个月,其胞叔爱新觉罗·永璂病逝,因此他奉旨过继给永璂为嗣,由永璂遗孀抚养。乾隆四十九年后,永璂福晋病逝,绵偲归生父永瑆抚养。嘉庆四年正月,他被封头等镇国将军,后不断晋升,封镇国公、授散秩大臣等,嘉庆廿四年封固山贝子,廿五年管理镶红旗觉罗学事务。道光年间更受重用,历任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管理畅春园事务等多职,道光十八年晋封多罗贝勒,还担任过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等。1848 年戊申十一月十二日寅时,绵偲去世,享年七十三岁,他去世后,朝廷给予了极高的礼遇,赐银五千治丧,谥曰端。[1]
人物生平
乾隆四十一年丙申二月廿[niàn]九日午时生,母侧福晋李佳氏,富庆之女。乾隆四十一年四月奉旨过继与胞叔爱新觉罗·永璂为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