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添进一郎-抖音百科
竹添进一郎(日语平假名:たけぞえしんいちろう,1842年—1917年),日本近代史上的外交官、汉学家。名光鸿,字渐卿,号井井,世人多以竹添井井称之,晚年号独抱楼。进一郎是其通称。他是熊本藩人,曾任日本驻天津领事、驻华使馆书记、驻朝鲜公使等职。驻华期间自称“日本闲人”,游览中国大江南北,曾深入四川,撰写游记《栈云峡雨日记》,还曾参与琉球问题的交涉。 驻朝期间与朝鲜开化党人共谋“甲申政变”,事后被迫引咎辞职,改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后专心从事学术研究。主要著作有《栈云峡雨日记》、《纪韩京之变》、《左氏会笺》、《毛诗会笺》和《论语会笺》等。 早年生涯
竹添进一郎名光鸿,通称进一郎(“通称”是日本人的非正式名字,如同德川家康通称“次郎三郎”一样)。1842年4月25日(天保十三年三月十五日)出生于日本肥后国天草郡(今属熊本县)。竹添进一郎出身熊本藩的儒医之家,他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但身体赢弱。父母对其严加教导,并亲授经书和诗文。据说竹添进一郎四岁诵《孝经》,五岁学《论语》,七岁读《资治通鉴》,在乡里颇负才名。十六岁时入熊本城,师从儒学名家木下犀潭。竹添进一郎与井上毅、木村弦雄并称木下门下的“三才子”,三人加上古庄嘉门又被称为“四天王”。 1865年,竹添进一郎被荐举为熊本藩校时习馆“居寮[liáo]生”,后又被提拔为训导,作为儒学者由一介平民而跻[jī]身藩士之列。当时日本正处于明治维新前夜,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各藩竞相购置武器和舰船。熊本藩购入的大舰“万里丸”在航海中撞破船底,而日本又无修理之船坞,于是竹添领受藩命,以漂流名义被秘密派往中国上海,负责修船事宜。这是在中日两国建交之前、继1862年高杉晋作等人乘“千岁丸”航渡上海之后的又一次进入中国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