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里喃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บุรีรัมย์,RTGS:Changwat Buri Ram,发音[tɕāŋ.wàt bū.rīː.rām];北高棉语:มืฺงแปะ,发音[mɤːŋ.pɛʔ])意思是"幸福之城",通常叫做‘Nakhon Roi佛塔’ (百塔城),位于泰国东北部靠近柬埔寨王国,也被称为伊森。府都为武里喃市。在曼谷东北方410公里处,地处连结曼谷的铁道上。面积10,321平方千米。武里喃府以高棉石筑寺庙闻名,寺庙大多集中在南部地区,其中帕农銮神庙古朴宏伟,是游览胜地,武里喃还拥有泰国最美丽的高棉建筑。因为该府和柬埔寨接壤,而现代柬埔寨曾是繁荣的高棉城市。 历史沿革
考古学家的研究发现,武里喃府自史前时期的Dvaravati时期以来就有人类居住的证据,包括古代高棉帝国的文化证据,该帝国拥有一座砖城和60多座石城,并发现了重要的考古遗址,包括窑、陶器和被称为高棉器的陶器,确定了其年代为15至18世纪。在古代高棉或高棉文化时期之后,武里喃的历史证据在大城时期末期 再次出现,这似乎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并在东港里时期到拉达那哥欣时期出现,武里喃成为了一个城市。大约一千年前,今天的武里喃府地区曾处于高棉帝国统治之下,许多遗迹至今仍然存在。其中最大的遗迹位于一座已经不活跃的火山上,就在巴农龙历史公园内。根据那里发现的铭文,当地统治者承认了高棉国王的权威。然而,该地区偏远而人口稀少,对其了解甚少,直到拉达那哥欣王国时期。19世纪初,最大的城镇Muang Pae承认泰国的主权,并更名为武里喃。在19世纪末的行政改革之后,武里喃正式成为泰国的一个府,设有自己的府长。 地理
武里喃府位于科拉特高原的南端,周围有几座已经不活跃的火山。 该府的南部边界是桑卡姆潘山脉和丹格雷克山脉之间的山区。总森林面积为887平方公里,占府区面积的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