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胸(pectus excavatum,缩写为PE或funnel chest)又称胸骨凹陷畸形,是胸骨、第3~7肋骨或肋软骨向背侧偏移导致的前胸壁凹陷性疾病。男女比例为4:1,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胸壁畸形,其发病率为新生儿的1/400~1/300。[1][2] 漏斗胸包括典型漏斗胸、不对称型漏斗胸、大面积漏斗胸等分型。漏斗胸的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可能来自家族病史或者自行发生。[5][6]有说法认为是纤维牵拉是最有可能的发病机理。也有一些漏斗胸会有明确的原因比如继发于外伤或者手术后的漏斗胸。比如新生儿在完成囊腺瘤切除手术后,低龄的患儿由于剑突附近的胸壁缺乏正中结构支撑而非常薄弱,在跨胸壁压力差的作用下,很容易出现凹陷,形成漏斗胸。[5]漏斗胸典型的症状有包括吸气时喘鸣音及胸骨凹陷、呼气量和通气量减少等呼吸道阻塞的症状,常发生上呼吸道和肺部感染。体形瘦弱以及活动减少,可合并肺发育不全、马方综合征(Marfansyndrome)、哮喘等。[4] 漏斗胸主要的危害有两方面:一个是心理的危害,一个是生理的危害。心理的危害主要来自异常的外观。很多患者会因为畸形的外观而感到自卑,进而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5]漏斗胸手术时机以2~5岁最佳。[7]可以采用胸骨翻转术、胸骨抬举术、微创漏斗胸矫正术等方式治疗。[8]
命名
漏斗胸的胸骨下端剑突处内陷,有时连同依附的肋软骨一起内陷而形似漏斗,称为漏斗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