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康宗

王祦
高丽康宗(又名:王[]、1152年—1213年),高丽王朝第22任君主(1211年—1213年在位)。字大华、法柱,原名[shú]、贞,即位后改名为祦。他是高丽明宗长子,做太子二十余年,1197年因权臣崔忠献废黜明宗而被流放江华岛,1210年获召还,封汉南公,翌年十二月被崔忠献扶上王位以取代高丽熙宗。高丽康宗在位不到两年即[hōng],死后庙号康宗,谥号元孝,葬于厚陵。

人物生平

天德四年(1152年)四月初五日,高丽王弟翼阳侯王[hào]得长子,取名为璹。王璹原本是个无缘王位的王族,因大定十年(1170年)秋的武臣政变,他的伯父高丽毅宗王晛郑仲夫李义方为首的一干武人赶下台,取而代之的是他的父亲王晧登位,即高丽明宗大定十一年(1171年)正月,王璹行冠礼;大定十三年(1173年)四月十九日,明宗派郑仲夫、尹鳞瞻册封王璹为王太子,翌年三月迎娶李义方之女为太子妃。同年十二月,李义方被杀,太子妃李氏也被废黜。于是王璹又娶了王族信安伯王[chéng]高丽显宗之子平壤公王基玄孙)之女为新任太子妃。王璹与婢女们生了九个儿子,却一直没有嫡子,明宗曾在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五月派人祭祀白马山,为太子祈嗣。王璹终于在不惑之年得子,就是后来的高丽高宗
明昌七年(1196年)四月,崔忠献兄弟除掉权臣李义旼,掌握了政权。翌年九月,崔忠献兄弟欲废明宗,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太子王璹“闇弱”。明宗被废后,王璹自然也丧失了太子的宝座,偕妻儿被流放到江华岛。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王璹因崔忠献而被废,却在十三年后又被崔忠献召还开京,大概是由于高丽熙宗不怎么听话了。大安三年(1211年)正月初九,王璹被改名为王贞,封守司空上柱国汉南公。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高丽熙宗因卷入暗杀崔忠献的阴谋而被崔忠献所废,同时崔忠献派他的儿子崔瑀和平章事任濡去汉南公私邸,迎王贞入宫,即位于康安殿,改名为祦,是为康宗。康宗继位后,高丽故技重施,仍以前王有病逊位为由忽悠宗主国金朝,此时金朝面临蒙古入侵的危机,已经自顾不暇,便批准康宗继位,于大安四年(1212年,崇庆元年)七月派大理卿完颜惟基等来高丽,册封康宗为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高丽国王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一千户。
康宗一生大起大落、坎坷曲折,终于还是戏剧性地在年届花甲之际登上了国王宝座。然而他似乎有命无运,不仅是崔忠献的傀儡,而且只坐了不到两年王位就一命呜呼了。崇庆二年(1213年)八月五日,康宗身体不适,九日遗诏太子继位,夜二鼓薨于寿昌宫和平殿。死后庙号康宗,谥号元孝,葬于厚陵,后加谥为濬哲文烈亶聪明宪贻谋穆清元孝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