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斯张

董斯张
董斯张(1586年-1628年),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是明末浙江湖州的诗人。他的父亲董道醇是万历朝的进士。董斯张早年夙慧,但十六岁时得了肺病,一生中耽溺书海,手抄书达百部。他与周永年、茅维有诗唱作,也能创作小说。晚年因体弱多病,自称“瘦居士”,闭门谢客,履不出户。董斯张于崇祯元年(1628年)八月廿[niàn]四日去世,享年43岁。他还与其子董说创作了《西游补》。

人物简介

董斯张(1587—1628)原名嗣章,字然明,号遐周,又号借庵,明末浙江湖州诗人。明末监生,耽溺书海,手抄书达百部。与周永年、茅维有诗唱作。因体弱多病,自称“瘦居士”。有《静啸斋词》一卷。平时注意搜集吴兴(今湖州)掌故,所著《吴兴备志》32卷,采摭极富,于吴兴一郡遗闻琐事,征引略备,为湖州方志上乘。清人评为“典雅确核,足以资考据”。另著有《广博物志》,搜罗既富,唐以前遗文坠简,裒聚良多。又有《吴兴艺术补》。董斯张与通俗小说因缘甚深。章回小说《西游补》作者董说为其子。白话短篇小说“三言”“二拍”的编撰者冯梦龙凌蒙初均为其友。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见于文献记载的并不多见的例子。

作品

【绝命词四首(甲寅病中自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