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星血泪》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晚年写成的教育小说,又名《远大前程》。这是狄更斯的第十三部小说,也是他最后一部完成的长篇小说。故事背景为19世纪早期至中期的肯特郡和伦敦,主角孤儿皮普以自传式手法,叙述从7岁开始的三个人生阶段。小说贯彻了狄更斯文以载道的风格,透过剧中孤儿的跌宕起落,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人性的看法。小说揭示了爱、忠诚和良心比财富和社会地位更为重要的道理。该作自1860年12月到1861年8月连载于作者制作的周刊《一年四季》,并于1861年10月由查普曼和霍尔出版社出版了这本小说的三卷本。百年来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及舞台剧。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远大前程(插图·中文导读英文版)》一书,作者为查尔斯·狄更斯和王梓钧等。[1][2] 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的发展大致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皮普在乡间的质朴的童年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一名逃犯,并偷了家里的东西帮助他。在那天晚上,皮普的姐姐要找失踪的馅饼的时候,士兵们来了,要求乔修一些镣铐。乔和他弟弟皮普陪同他们进入沼泽地抓捕逃犯,此时,马格维奇正在与另一名逃犯搏斗。第一个罪犯自首,为皮普洗清嫌疑。不久,皮普受邀到哈维沙姆小姐的萨蒂斯大院玩耍,从此内心发生变化。他爱上了美丽却冷漠的埃斯特拉,开始为自己的出身及亲人感到害臊。一天,皮普突然受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资助,被送到伦敦接受上等人的教育,他为此欣喜若狂。 故事的第二部分主要描写了皮普在伦敦接受教育的经历。由于受到上层社会势利习气的传染,皮普过着奢靡堕落的生活,道德品质也变得低下。他一直以为是哈维沙姆小姐匿名资助他接受高尚教育,然而,真正“恩人”的出现使他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
小说最后一部分记叙了皮普保护潜逃回国的流放犯马格威奇的经历。虽然马格威奇最终难逃被捕的命运,但是在一系列的变故中,皮普最终回归人性之美,深切地体会到友情和亲情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