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菌-抖音百科
古菌(archaea)又称古细菌,是原核生物[a]中的一大类。[3] 1977年,古菌这一概念是卡尔·乌斯(Carl Woese)[4]及其同事们对代表性细菌类群的16S rRNA碱基序列进行研究比较后提出。[3]古菌在系统发育上与细菌不同的一群相关的原核生物。古菌常被发现生活于各种极端自然环境下,如大洋底部的高压热溢口、热泉、盐碱湖、滚沸的泥淖、酸性土壤、极端的盐水、间歇泉、海底黑烟囱和很冷的环境。古菌是一大类形态各异、特殊生理功能决然不同的微生物群,其细胞形态有球形、杆状、螺旋形、叶状、方形、耳垂形、盘状、不规则形状、多形态,有的很薄、扁平,有的有精确的方角和垂直的边构成直角几何形态,有的以单个细胞存在,有的呈丝状体或团聚体。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1]分为4个主要分支(门),即广域古菌门(Euryarchaeota)、泉生古菌门(Crenarchaeota)、初生古菌门(Korarchaeota)和纳米古菌门(Nanoarchaeota)。[5] 古细菌的遗传学是科学家研究的活跃领域。是由于它们对研究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还由于古菌都是生活在极端环境(高盐、高温、低pH、严格厌氧等)中生长、可产生沼气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6]2024年1月,中国天舟七号货运飞船搭载厌氧古菌送入中国空间站,以验证它们在模拟火星的环境中以及宇宙辐射的极端环境下是否能够生存,帮助人类探究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这一重大谜题。[7] 起源与演化
生物界的发育不是一个简单的由原核生物发育到更完全更复杂的真核生物的过程,而是明显地存在三个发育不同的基因系统:细菌(bacteria)、古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kary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