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贝伦斯

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彼得·贝伦斯(Peter Behrens,1868年—1940年),生于德国汉堡,[1]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工业同盟”的首席建筑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2]
1886年—1889年,彼得·贝伦斯先是在汉堡艺术学校学习,而后就读于卡尔斯鲁厄艺术学校和杜塞尔多夫学院。[1]1891年后,彼得·贝伦斯在慕尼黑从事书籍插图和木版画创作,后改学建筑。1893年,彼得·贝伦斯成为慕尼黑“青春风格”组织的成员并接受了当时激进艺术的影响。[2]1899年,彼得·贝伦斯应黑森大公邀请成为“艺术家之村”的成员。[3]1903年,彼得·贝伦斯被任命为迪塞尔多夫艺术学校的校长,开始在学校推行设计教育改革,对于日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改革奠定了基础。[2]1907年,彼得·贝伦斯、穆特修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该组织后来成为德国设计运动的核心组织。[4]同年,彼得·贝伦斯被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聘请担任建筑师和设计协调人,1909年—1912年,彼得·贝伦斯参与建造公司的厂房建筑群,其中他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2]1922年—1927年,彼得·贝伦斯先后出任杜塞尔多夫学院和维也纳学院教授。[3]1940年,72岁的彼得·贝伦斯在德国柏林去世。[1][5]
彼得·贝伦斯对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意义重大,主要是:一方面较早地开拓和引领了德国早期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另一方面是对德国乃至世界设计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许多设计人才,例如建筑界三大建筑设计师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勒·科布西耶、米斯·凡·德罗等。[6]

人物生平

彼得·贝伦斯,德国著名建筑师,工业产品设计的先驱,“德国制造联盟”的首席建筑师。他是一代人的宗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和勒·柯布西耶早年都曾在他的设计室工作过,他对德国现代建筑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贝伦斯早年在汉堡的艺术学校学习,1897年赴慕尼黑,1900年黑森大公召他到达姆施塔特,在那里他从艺术转向了建筑。1903年他被任命为迪塞尔多夫艺术学校的校长。1907年他被德国通用电气公司聘请担任建筑师和设计协调人,1909-1912年参与建造公司的厂房建筑群,其中他设计的透平机车间成为当时德国最有影响的建筑物,被誉为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