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文库(Wikisource)[1]是维基媒体基金会旗下的一个项目,旨在构建一个自由的、基于Wiki的文献仓库,收录各个语言版本的完整原始文献,并提供多种语言的翻译版本。该项目始于2003年11月,起初名为"Sourceberg",并于2003年12月6日通过投票更名为现名。维基文库不仅保存了各类遵循GNU自由文档协议的文档,还包括公共领域的原始文献,如古代诗歌、文章和法律文本等。截至2005年5月18日,维基文库已成为一个包含两万个文字单元的多语言文集。此外,维基文库还提供了专门的MediaWiki扩展程序ProofreadPage,用于提高文本转抄的精确度[2]。
历史沿革
维基文库的早期发展经历了名称和域名的变化, 以及2005年不同语言版本的分离。该项目最初的概念是为了储存重要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能够为维基百科提供原始证据和支持,并以自身版权的形式存档。与古腾堡计划等其他数字档案馆相比,维基文库最初专注于历史文化的重要材料。2001年,维基百科因主要原始材料的加入引发了争议,导致编辑战升级。用户拖延者解释说,维基文库的目标是完善古腾堡计划,而不是复制其工作。尽管最初受到质疑,但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维基文库逐渐成为了一个多语言的文献仓库。2005年8月至9月,维基文库进入了多语言分域名的状态[3]。
网站特点
维基文库的特点在于,其页面通常不会经常更改,因为这样会影响文章的完整性。当页面格式正确且无错误时,管理员可能会对其进行保护。这一做法类似于维基新闻。同时,维基文库严格遵守中立观点的原则,即在介绍和解释内容时保持中立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