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领域的综合科研企业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英文名: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简称“中冶建研院”),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集团),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33号,是一家从事检验检测认证、建筑和环保技术研究、推广及应用的大型科技企业,现任董事长朱建国。[1][2][3][a]
中冶建研院前身是195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同意成立的重工业部建筑局建筑科学研究所,1956年改称冶金工业部建筑科学研究院。[4]1978年,中冶建研院上海院前身宝钢技术队成立。1980年,中冶建研院组建了“深圳市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中冶建研院深圳院前身),成为中国第一个工程质量监督检验站,是建筑行业规范化的重要开端。[4]1991年,中冶建研院子公司中国京冶成立。[4][5]1999年,国家推动科研院所分类改革,中冶建研院转制为企业并进入中冶集团,正式告别事业单位体制。[4]2002年10月16日,中冶建研院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更名为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4][2]2008年,中冶建研院更名为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4]2016年,中冶建研院进入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集团公司骨干企业。同年,中冶建研院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重要调整,成立了董事会,设立了监事会、经理层。[4]2020年,中冶建研院明确“科技引领主业 打造特色品牌”的战略定位,重新梳理了业务体系,形成了“四梁八柱”业务体系。[4]
截至2025年4月,中冶建研院拥有15个全资子公司、4个控股企业,5个参股企业,在上海、深圳新加坡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研究院依托设立14个国家和部级平台,3个国家一级协会,2个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3本科技类核心期刊;拥有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学位联合培养点、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共承担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95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2920余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百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0余项;获授权专利2600余件;发布国际、国家、行业标准570余部。[1]

历史沿革

1955年,按照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计划委员会同意成立重工业部建筑局建筑科学研究所(中冶建研院前身)。1956年,重工业部撤销,成立冶金工业部,改称治金工业部建筑科学研究院。这一时期,中冶建研院主要从事冶金工业建筑科学研究工作,总结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先进经验,改善施工组织和技术,创造新的建筑材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