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鬃鹅-抖音百科
乌鬃鹅因羽毛呈乌鬃色而得名,其头顶部至颈背部有一条黑色鬃状羽毛带,故又称黑鬃鹅,具有早熟、骨细肉嫩、育肥性能较好、适应性强、食量少、觅食力强等优点,缺点是产蛋量低。2006年,乌鬃鹅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 乌鬃鹅饲养历史悠久,据《清远县志》记载,自宋朝起鹅就为当地群众饲养,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前鸟鹅已远销港澳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乌鹅的饲养得到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广东省四大名优鹅种之一[2]。 品种特征
体型紧凑,头小、颈细、腿矮。公鹅体型较大、呈榄核型;母鹅呈楔形。羽毛大部分呈乌棕色,从头顶部到最后颈椎有一条鬃状黑褐色羽毛带。颈部两侧的羽毛为白色,翼羽、肩羽、背羽和尾羽为黑色,羽毛末端有明显的棕褐色银边。胸羽灰白色或灰色,腹羽灰白色或白色。在背部两边有一条起自肩部直至尾根的2厘米宽的白色羽毛带,在尾翼间未被覆盖部分呈现白色圈带。青年鹅的各部位羽毛颜色比成年鹅较深。喙、肉瘤、胫、蹼均为黑色,虹彩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