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考里斯马基

芬兰电影导演、编剧
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äki),1957年4月4日出生于芬兰奥里马蒂拉,芬兰电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1]1981年阿基·考里斯马基以编剧和演员的双重身份加入到哥哥的电影事业中,兄弟俩共同创办了自己的电影公司。1983年,阿基·考里斯马基以独立导演的身份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罪与罚》。[2]
在迄今30余年的电影生涯中,阿基·考里斯马基创作了18部故事片,其中包括著名的“无产阶级三部曲”《天堂阴影》《升空号》《火柴厂女工》、“芬兰三部曲”《薄暮之光》《浮云》《没有过去的男人》和尚未完成的“难民三部曲”《勒阿弗尔》《希望的另一边》,这些作品涵盖了喜剧片、黑帮片、惊悚片、公路片、歌舞片等多个类型,不仅让他成为芬兰最高产的导演(他的电影产品超过芬兰电影总量的五分之一),而且造就了他风格迥异的电影美学。阿基·考里斯马基的整体镜头语言呈现为一种极简主义风格。极简主义一般认为由法国导演布列松所建构,它的基本特征是构图上的高度简约化、叙事上的高度省略化和表演上的高度内敛化。这些基本特征都被阿基·考里斯马基所继承,而他本人也从不掩饰对布列松的崇拜。[2]
他在1990年的《火柴厂女工》、1992年的《波西米亚人生》和1999年的《爱是生死相许》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三次夺奖,当代芬兰三部曲的首部、1996年的《浮云往事》在戛纳电影节获普通评审团特别奖,2002年的《没有过去的男人》再获评审团大奖和普通评审团奖,2006年三部曲的完结篇《黄昏中的灯光》继续入围戛纳,2011年的《勒阿弗尔》获得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2016年,获得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2017年的《希望的另一面》获得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2023年的《枯叶》获得第7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会奖,这些足以证明欧洲影坛对阿齐·考里斯马基的偏爱。[1][3][4][5]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