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子崖-抖音百科
扇子崖,又名仙人掌,是泰山西路的著名景点,位于泰山西溪西侧。因石崖峻削上耸,形如扇面而得名。[1]崖上有明人题刻的摩崖石刻“仙人掌”。扇子崖北面是青桐涧,西侧有一山峰,名傲徕峰。崖下面有一自然石穴,深广数丈,名黑龙潭。[2][3]据《泰安县志》及有关泰山的文献记载,西汉末年赤眉军领袖樊崇起兵莒县,北上泰安时曾驻兵于此。[4] 地理环境
扇子崖位于泰山西溪西侧的扇子崖,奇峰突兀,高耸峻峭,形如扇面,故名。崖上有明人杨博题刻摩崖石刻“仙人掌”。崖西有铁梯,攀援可登崖巅,北眺龙角山,九女寨历历在目,西望傲徕峰尽收眼底。清人孙宝僮有诗云:“剑峰怒刺天,积铁拔千仞;俯临鬼谷幽,旁倚丈人峻”,写出了扇子崖的风韵。扇子崖峰极险峻,赤眉军曾就顶设望哨。明代举人王无欲筑室崖巅,后又结茅其下,名西山别业。民间有“打开扇子崖,金银财宝往家抬”的传说。1990年,依崖凿阶,修筑云梯,以便攀登。峰崖交接处为山口,前有扇子崖庙,殿西有地母宫,再西为太阳庙。自正殿前沿阶下谷,有真武洞,清光绪年间建,题额“玄天上帝”,内祀真武神及金童玉女。前为会仙庵旧址,今房基、石庙尤存。又东路旁有巨石,上有清康熙初年线刻一老僧坐莲修身。庙南隔溪相望有弄水岩,双峰崛起,涧水东流,至西百丈崖下注西溪。山口后是长谷绝涧,名青桐涧。明清时山民多在此采青桐芽制茶,名女儿茶。涧北有壶瓶崖,危崖万丈,突兀类壶瓶状而名。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