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泰(1823-1875),初名敦敏,字幼徇、幼轩、补帆,号补园主人,江苏宝应人。道光三十年(1850)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咸丰十年(1860)在籍襄办江北团练,反对太平天国起义。后入李鸿章幕。历任浙江督粮道、浙江按察使。兴修山阴、会稽、萧山三县水道。同治六年(1867)迁广东布政使,在任裁汰陋规,核减厘捐,复兴书院。七年擢[zhuó]福建巡抚。十三年(1874)时因沈葆桢奏请移巡驻台以协理外交之故,于光绪元年(1875)渡台处理台湾事务,后因积劳及瘴疠[lì]侵袭病故。赠太子少保,谥“文勤”。著有《致用堂志略》、《致用堂捐藏书目》、《归园唱和集》、《海上弦歌集》、《岭南鸿雪集》、《三山同声集》、《新刻续千家诗》、《训番俚言》,以及《台湾杂咏》等。 人物生平
1860年夏,母死回籍守制。是年夏,李秀成底定苏南。为保住苏北,清廷命佐理江北团练,督率清军进攻苏北捻军,累加四品衔。1863年入李鸿章幕,协助镇压太平军。 同治五年(1866)任浙江按察使,同治六年(1867)广东布政使。同治九年至光绪元年(1870-I875)任福建巡抚,在任各地方官期间,修浚绍兴三江闸,浚广州六脉渠。监福建乡试。并兴学、禁械斗、禁溺女等,办了一些好事。他在福州期间,刚好沈葆桢任船政大臣,时常来往。 同治十二年(1873)上疏言应改革六事:请停止捐例,裁汰冗员,限制保举,恢复廉俸,重视学额,建立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