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鸱

夜鹰目油鸱科动物
油鸱(拉丁学名:Steatornis caripensis;英文名:Oilbird),为南美洲穴居鸟类。属于油鸱科(Steatorinithidae)、油鸱属(Steatornis)。[1][2]
油鸱体长(喙至尾尖)43-49厘米。[3]尾扇状,翅长宽,暗红褐色,有黑色横斑和白色点斑。嘴钩状,四周有长须。眼大而黑,在洞中象蝙蝠一样用回声定位法探路。叫声凄厉惊人,故西班牙文名称guacharo,意为“嚎哭者”。夜间觅树果为食。卵生。印第安人用其雏鸟的油烹调和点灯,俗名学名由此而来。[1]
油鸱是南美洲业余观鸟爱好者热衷追寻的珍稀物种‌。21世纪前,油鸱幼鸟因富含脂肪常被捕捉用于炼制灯油(其幼鸟脂肪含量可达体重的70%-100%),其高脂饮食结构也使它们成为人类重要的能量与蛋白质来源‌。这一捕猎行为随着物种保护法规的完善逐渐被禁止‌。[3]
2020年,油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等级为无危(LC)。尽管其种群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但该衰退速率未达到"种群趋势"标准的易危阈值(十年或三代内衰退>30%)‌,因此被评估为无危(LC)。[4]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