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路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北起汉中路和上海路交叉路口,南北走向,南至水西门大街东端和升州路西端,与升州路和水西门大街交汇,北至汉中路接上海路,纵贯南京古城区西部。全长约1.5公里。[1]
历史沿革
莫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在南京城西部朝天宫西侧,有几段南北走向的小街,是南京“黑市”所在。其中南起侯家桥、北至石鼓路的一段原名四根杆子。清光绪初年,美北长老会传教士来到南京,在四根杆子建造了该会的礼拜堂(1936年以后重建为汉中堂)和明德女子书院(即今南京女子中专学校的前身)。
1934年底到1935年,在南京国民政府的首都建设中,将朝天宫西侧的几段狭窄的小街拓宽成为现代马路,成为当时南京城西部的主要干道之一。因本路可通往水西门外名胜莫愁湖,而被命名为莫愁路。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在破旧立新的高潮中,莫愁路被改名为四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