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祖

朝鲜王朝前期政治家、思想家
赵光祖[2](1482年—1519年),朝鲜王朝前期政治家、思想家,朝鲜朱子学派的代表者。字孝直,号静庵,[3]本贯汉阳赵氏。官僚家庭出身,历任副提学、大司成等官职,是朝鲜中宗时期与勋旧派对抗的士林派之领袖。1519年因提出伪勋削除案而遭权臣势力的忌恨被杀害,年仅38岁。[4]他的著作有《静庵集》15卷。[5]朝鲜宣祖时正式平反,赐谥号“文正”。光海君时从祀文庙

人物生平

赵光祖(조광조‎,1482年—1519年),字孝直,号静庵,是16世纪李氏朝鲜的著名思想家及政治家。他在己卯士祸中被朝鲜中宗赐死,后来在朝鲜仁宗登基后获平反。
1498年,赵光祖之父赵元纲赴任平安道熙川郡守,赵光祖随之前往,结识了因戊午士祸而被牵连流放于此的大儒金宏弼,拜他为师。1510年(中宗五年),赵光祖在科举中考取了进士;1515年殿试文科及第,进入朝廷任官,官拜至同副承旨。
赵光祖希望把儒学思想实践在政治上。在1516年,赵光祖与大批士林派儒生请求中宗废除主要供作进行道教活动的昭格署,获接纳。 1518年,中宗批准开设由赵光祖等人提倡的贤良科考试。在这数年间,赵光祖受到中宗重用,官位升至大司宪,并积极在国内宣扬儒学。后来赵光祖认为中宗反正的功臣过分滥封,要求削去部份“靖国功臣”的封号(史称“伪勋削除案”),中宗犹疑未决,在众多士林派官员威胁辞官后,中宗终于答应。赵光祖在政治主张上过分强调道学思想,令中宗开始反感。“伪勋削除案”激发勋旧派功臣联手反击赵光祖,中宗后宫熙嫔洪氏(勋旧派洪景舟之女)在王宫内制造上有“走肖为王”字样的树叶,再把它们呈上中宗,令中宗对赵光祖的信任开始动摇。中宗后来写信给洪景舟,表示有意除去赵光祖。1519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洪景舟等人取得中宗诏书后派人捉拿了赵光祖及一些士林派官员。在领议政郑光弼等人求情下,赵光祖等八人暂时免死,被流放外地,然而赵光祖不久后在流放地被中宗以毒药赐死,赵光祖服毒后很久仍未死,使者把他缢死了。此次士林派失势及遭受重大打击的事件,后世称为“己卯士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