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唐灭后梁之战

后唐攻破后梁的战争
后唐后梁之战是开平四年(910年)至龙德三年(923年),后唐与后梁为争夺黄河下游广大地区统治权而进行一系列的作战。
龙德三年(923年)李存勖急召诸将商讨对策,拒绝与梁议和及划河为界的主张,采纳谋臣郭崇韬之计,决定乘虚袭击汴州
龙德三年(923年)十月初二,李存[]亲率大军由杨刘渡河,初三,进至郓州,以部将李嗣源为前锋。当夜越过汶水,次日晨与梁将王彦章相遇,一战而胜,并克中都(今山东汶上),擒王彦章。他又采纳李嗣源关于兵贵神速、急趋汴州的建议,命其率前军当夜出发,自率主力继后。初七,进至曹州(今山东曹县西北),梁守将不战而降,朱友贞见援兵无望而自杀。初九,唐军至汴州,王[zàn]开门出降。十二日,段凝率军五万到封丘(今属河南)请降,后梁灭亡。

战役背景

朱温篡唐后,很多藩镇均不承认后梁,仍用唐年号。后梁开平二年(908年)蜀王王建也称帝,建立了前蜀。当时有些割据势力表示归顺后梁,朱温遂晋封湖南马殷为楚王,两浙钱镠为吴越王,广东刘隐为大彭王,福建王审知为闽王。后幽州刘守光称帝,建立燕国。连同后梁,十个割据势力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