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姓

源于北而盛于南的中国姓氏
蒙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源于北而盛于南,[1]在《百家姓》中排名280位,[2]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按姓氏人口数目蒙姓排245位。[3]蒙姓来源主要有四,分别为高阳姓、姬姓、避难改姓和汉化改姓。[4]史料记载,蒙双高阳氏乃蒙姓始祖。[5]
蒙姓得姓历史悠久,上古时期集中活动在河南蒙双城和山东蒙阴县秦汉时期河南蒙姓则散布在山东、河南、湖北等地,山东蒙阴地区蒙姓则分迁至江苏、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成都等地。唐宋时期,该分支后代继续南迁,远至广西广东贵州海南云南四川重庆等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蒙姓播迁至安徽、江苏、浙江、湖南等地。明朝洪洞大槐树蒙姓集中迁出,其后裔多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等地。[1]
蒙姓在历史上曾形成安定郡,堂号有献典堂、安定堂。[6]蒙姓人大部分为汉族,少数见于彝、壮、毛难、蒙古、满、水、布依、瑶等民族中。[5]历史上蒙姓名人辈出,有春秋楚国大夫蒙觳秦代名将蒙恬,上卿蒙毅唐代南诏王蒙归义,金代右副元帅蒙古纲,清代太平天国名将蒙得恩,当代历史学家蒙文通等。[7]
截至2023年,汉族蒙姓的人口大约有47万,大约占中国人口的0.038%。蒙姓主要集中于广西贵州二省区,大约占全国蒙姓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海南陕西广东湖南云南等,这五省集中了19%的蒙姓人口。广西为蒙姓人口最多的省份,占蒙姓总人口的42%,全国形成了桂黔琼地区高比率蒙姓分布带。[8]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