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芝起义

反抗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
王仙芝起义又称王仙芝之乱,是由王仙芝领导发动的一场反抗唐朝统治的农民起义。王仙芝是濮州(今山东鄄城北旧城)人。[1]
唐王朝为垄断食盐,打击私盐贩卖,官吏强行征税、徭役,激化矛盾。濮州百姓濮州百姓走投无路而聚集到王仙芝周四围,义军迅速壮大至30万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年),王仙芝发布檄文,号召农民造反,攻克多州。同年十二月,唐僖宗派宋威镇压。乾符三年(876年)七月之后的半年,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流动作战,攻取多州。唐僖宗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义军被官兵包围于黄梅,经数场激战,5万余人牺牲,王仙芝战死。余部渡江转战江南,另一部投奔黄巢继续战斗。[1]

背景

唐时[]洲人王仙芝,因贩卖私盐而时奔走各地。当时唐朝政府为了垄断食盐买卖,保证财政收入,大力打击私盐贩卖,王仙芝为了抗拒官府查缉,四处拜师,学得一身好武艺,这对日后王仙芝在起义过程中领导起义军唐军作战提供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当时关东出现大旱,官吏强行征收赋税,强制徭役,激化了阶级矛盾,致使百姓走投无路,百姓们得知王仙芝有一身好武艺和反抗唐朝政府的意愿,便聚集到了王仙芝周围,准备在适当时机发动起义,反抗唐朝政府的腐朽统治。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