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牟寻-抖音百科
异牟寻(754年-808年),蒙氏,阁罗凤之孙,凤伽异之子,南诏第六代国王,779年―808年在位。779年,阁罗凤去世,异牟寻即位。[1]808年去世,谥号孝恒王,其子寻阁劝即位。[2][3] 人物生平
异牟寻是南诏王阁罗凤之孙,阳瓜州刺史凤伽异之子,其母李氏是乌蛮别种独锦蛮女子。异牟寻聪慧能干,善于抚慰百姓,粗识文字。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的祖父阁罗凤去世,因异牟寻的父亲凤迦异早逝,故由异牟寻继承南诏王位。 异牟寻继位后,率领二十万人马与吐蕃会合,共同进攻唐朝。一路人马前往茂州,越过文川,侵扰灌口;一路前往扶、文,侵略方维、白坝;一路侵袭黎、雅,攻打邛郲[lái]关,命令手下说:“替我攻下蜀州做东府,凡有技艺者都送逻娑城,每年给一匹缣[jiān]。”于是兵士猛力向前,攻陷城寨,居民都逃进深山。唐德宗派禁卫军以及幽州军救援东川,与山南的兵会合,大败异牟寻的人马,斩首六千人,活捉的不计其数,坠落山崖摔死的也近十万。异牟寻害怕,便迁都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修筑城墙十五里。吐蕃封异牟寻为日东王,将南诏降为吐蕃属国。 当时吐蕃要异牟寻缴纳的贡赋又多且重,并夺取所有的险要处建立他们自己的城堡,每年都要求派兵助防。异牟寻渐渐不胜负担。清平官郑回劝异牟寻说:“中国有礼义,对属国很少苛责索求,不像吐蕃那么贪婪刻薄,不如脱离他重归顺唐廷,就不再会有远戍之劳,得利没有再大的。”异牟寻觉得对,渐生归附唐朝的念头,但还不敢贸然行事。贞元四年(788年),正遇节度使韦皋安抚各蛮,恩威并施。各蛮国知道异牟寻的心思的,就告诉韦皋。韦皋派密探送信,吐蕃怀疑他有二心,于是索要大臣的儿子做人质。异牟寻越加怨恨。最终归顺唐朝。